元代诗人元淮《读李易安文》“就中几字胜羲之”。给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:李清照的字写得非常好,好到什么程度,有几个字甚至写得超过王羲之。因此,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,也是非常有成就的女书法家。
清照书法活动创意
一、书法项目:以李清照为中心的书法活动及比赛创意。此项强调活动创意和比赛创意,而非活动或者比赛本身。
商标品牌:李清照(李易安)
清照书法活动创意,包括书法比赛如:诗歌、宋词等;书法艺术形式不限,但为便于操作,结合实际每项创意方案按单一书法体裁或多种体裁均可。
清照书法活动创意要素即总则:清照书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5大要素
清照书法创意的设计,应紧密围绕李清照文化,即李清照诗词书法的基本要素。清照书法活动设计,归纳为“五要素”,即优秀清照书法活动创意设计,应包涵“原创作品、文化元素、清照故事、艺术美感、创新实用”等要素。详见下文《清照书法设计规则》
二、清照书法活动设计要求
(1)设计内容
设计作品包含李清照品牌及李易安品牌,依托李清照诗词文化,有故事性的书法创意活动。清照书法活动主题,需充分体现原创性。
(1)基本要素
清照书法创意设计:包括清照书法活动选型,如主题内容、礼品、宣传册、海报、颁奖、出版、笔会、书法活动周边产品等等。用书法艺术,淋漓尽致的表现李清照诗词文化,是本活动的主旨。
创意独立设计:可以设计清照书法体裁中的任一或两项以上创意主题活动,或者综合。
(2)设计形式
设计风格不受限制。可以是具体可行性设计,也可以设计概念作品。
三、鼓励创新
设计者可以不受本要求的约束。只要围绕李清照文化的书法展示,可以自由创意发挥。鼓励应用时尚、科技、文化等元素。凡是创新创意、符合潮流及市场需求,能充分体现李清照文化形象和内涵的新鲜创意均可作为创作要点。
书法作品注重独一性、独创性、纯粹性,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,不得抄袭和复制。
四、评审标准
(1)清照网组织专业人士,对创作者的每一件认真撰写(设计)的作品进行专业评审。评审指标包括原创性、文化性、故事性、艺术性、实用性等。
(2)评审标准:原创性20%、文化性20%、故事性 20%、艺术性20、实用性20%。
(3)评审要点:
a、原创性,
违背此条的作品一概不予采用,该作品也将不参与其他条款的评分。
b、文化性,
清照书法顾名思义以传播清照文化为己任。清照书法活动,要求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,都要结合李清照文化主题。
c、故事性,
清照故事叙述要让大众喜闻乐见、耳目一新、发人深思、传播正能量。让书法产品中的文化来源有根,发展有续,前景可待。可以是独立故事,也可以是连续故事集。
主题创意的可行性,包括选题、活动(比赛)、运营成本等。
d、艺术性,
艺术是创造,艺术是美的和谐。书法本身就是艺术,诗歌更是艺术的书法。读李清照的诗词意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。
e、实用性,
实用性即书法活动创意转化为商品(服务)的可行性。创意也是产品,也是财富。产品是一个市场的概念,产品设计、创意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。书法创意也要切合市场,符合当下市场前景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,承载的文化内涵,是未来发展的潜力。(注:“概念性设计”不受词条此限)
五、书法创意市场转化
李清照有广泛的“追随者”,李清照诗词有广泛的爱好者。把清照书法活动推向市场,并不是一件难事,前提是作品要创意独特、准确清晰、结构严谨、制作精良,有故事性、文化性、艺术性、传播性等整体好的效果。
符合要求好的书法创意作品,清照文化公司将付诸实施共同组织比赛或笔会活动。并与原创作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形式。
书法艺术
自有文字以来,书法除了记事以外,就成为一种艺术。从甲骨文、到篆书、隶属、楷书,以及似乎专为书法设计的草书、行书等,其魅力无穷。而没有一种字体,又有不同的大家,作品成为楷模,被世人争相临摹和收藏。写一手好字,是每一位文人从入塾之日起的梦想。
而王羲之、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苏轼、米芾、赵孟頫等等的书法作品,更是千金易得,一字难求。
据《诸城县志》卷三十六记载:赵明诚“幼好文义,遇苏、黄半简数字必录藏之。”意思是说:赵挺之的小儿子赵明诚,酷爱诗文,每当看到苏轼、黄庭坚的诗文,即便只有片言只语,也会精心收藏。
书法、绘画、文学历来是一家。历史上除了一些专职书法家,或者书法名气盖过了他们其他的才能如上面提到的王羲之、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米芾、赵孟頫等。而更多的是如欧阳修、王安石苏轼、黄庭坚等文学才华出众,而书法却更是极品。
李清照是“中国千古第一才女”,无人可及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。李清照被称为“一代词宗”婉约派词人代表;而其音乐天赋虽然无法直接看到李清照的音乐作品,但从词作即可见其音乐才能之高(诗词在唐宋就是传唱的)。而从李清照的《词论》,更可以看出,李清照是真正的音乐大家。
李清照《词论》载:“逮至本朝,礼乐文武大备。又涵养百余年,始有柳屯田永者,变旧声作新声,出《乐章集》,大得声称于世;虽协音律,而词语尘下。又有张子野、宋子京兄弟,沈唐、元绛、晁次膺辈继出,虽时时有妙语,而破碎何足名家!至晏元献、欧阳永叔、苏子瞻,学际天人,作为小歌词,直如酌蠡水于大海,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。又往往不协音律,何耶?盖诗文分平侧,而歌词分五音,又分五声,又分六律,又分清浊轻重。”
意思是:到了宋朝,礼仪、声乐、文章、武功都已经齐备了,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,才有柳屯田柳永,变乐府旧声为新声,有《乐章集》传世,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。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,但词句却俗不可耐。又有张子野(张先)、宋子京(宋祁)宋公序(宋庠)兄弟以及沈唐、元绛、晁次等人辈出,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,但却整篇破碎,不能称为名家。到了晏元献(晏殊)、欧阳永叔(欧阳修)、苏子瞻(苏轼)这些人,他们学究天人,填这些小歌词,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,但是全都是不可再会雕饰的诗罢了,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,这是为什么?
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,但词却要分五音(宫商角徵羽),又分五声(阴平、阳平、上、去、入),又分六律(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),还要分发音的清、浊、轻、重。比如当世(北宋后期)的那些词牌名叫《声声慢》、《雨中花》、《喜迁莺》的,既可以押平声韵,又可以押仄声韵。《玉楼春》本押平声韵,有押去声,又押入声。本来是押仄声韵的,如果押上声韵则与音律协调,但如果押入声韵,就不能作歌唱了。王介甫(王安石)、曾子固(曾巩),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,但如果他们作词,只怕会让人笑倒,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。
今人刘宁在《女词人的独特贡献——谈李清照的(词论)》一文也认为: “《词论》通过强调词的音乐性来区分诗词,但并没有在诗词的题材和表现风格上分出疆 界”;“《词论》不仅充分尊重了词的音乐特点,而且促进了后来词人对词独特抒情方式的规 范概括,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。”人们很熟悉,可惜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李清照留下的一件书法绘画作品。
为什么在《清照书法活动创意》环节中详细介绍李清照的音乐天赋?就是要证明李清照不光是卓越的文学家,更是不同凡响的音乐家。《词论》中李清照对包括晏殊、苏轼、欧阳修等前辈的词均提出批评,“又往往不协音律”。当然并不是说他们写的不好,而是按李清照对词“别是一家”的定义,这些虽是大家,所写作品却大都“不协音律”,严格来说都不能称为是“词”,只能是长短句的诗。李清照以音乐的度尺在词界顶层为词制定标准,应该说从音乐才华上讲,当时无人能及其相背,其后多少年都是如此。
诗歌到唐代达到了顶峰,唐代诗人人才辈出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大家的地位更是难以超越。诗歌讲究对仗工整,唐诗每一首几乎都是样板。到北宋文坛,词句长短灵活,又可以劈开“唐诗大鳄”屏障,自然就很容易“出成绩”。但主要的还是当时北宋东京商业繁华,士农工商休闲娱乐假期增多,人们需要音乐,音乐需要宋词。李清照的《词论》正是看到当时的很多诗人纷纷投入词海,包括晏殊、欧阳修、苏轼等这些大家,才深感词学的发展应该有个标准。
但是《词论》一出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赞扬者有之,但诋毁之声居多。李清照《词论》用音律来界定词,增加了词的美感和传唱效果,划清了词与诗的界限,更有利于词的发展。诋毁者看似在为前辈一个个大家“躺枪”打抱不平,确切的说是嫉妒李清照的音乐才华。因所存文献对李清照《词论》负面评论中,评论者诋毁用语无所不用其极,却没有一人从音乐的角度驳斥李清照的《词论》。看来他们真是个个“五音不全”。
例如:宋人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后集卷三十三对李清照《词论》中细数各名家评道“易安历评诸公歌词,皆摘其短,无一免者,此论未公,吾不凭也。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,以乐府名家者。退之诗云:『不知群儿愚,那用故谤伤。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』正为此辈发也。”
宋人赵彦卫在《云麓漫钞》卷十四中评“李氏自号易字居士……有才思,文章落纸,人争传之。小词多脍炙人口,已版行于世。他文少有见者……《词论》一书多有妄评诸公……”
而李清照的书法又如何哪?
元代诗人元淮《读李易安文》这样记载:
绿肥红瘦有新词,
画扇文窗遣兴时。
象管鼠须书草贴,
就中几字胜曦之。
诗中“象管鼠须书草帖,就中几字胜羲之。”句:象管指的是用象牙做的毛笔管,而鼠须指的是一种毛笔。此时诗人之所以会特别提到“鼠须”,大概是因为当年王羲之写《兰亭集序》,用的就是鼠须毛笔吧。
所以作者接下来感慨道:“就中几字胜羲之”。这诗虽然很短,也不是太出名,但是给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:李清照的字写得非常好,好到什么程度,有几个字甚至写得超过王羲之。
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,也是非常有成就的女书法家。